偏方、维生素以及保健品,到底能不能吃?
南平市人民医院 2019-02-19 15:46:21

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:有人推荐一个偏方(或保健品),说特管用,这个偏方(或保健品)能用吗?

这些偏方(或保健品)包括:各种癌症的偏方、糖尿病偏方、高血压偏方,心脏病偏方、鼻炎偏方、不孕不育偏方、风湿、类风湿、强直性脊柱炎偏方、股骨头坏死偏方、戒烟偏方、戒毒偏方、肝硬化、腹水、肝肿瘤偏方,哮喘、牛皮癣、银屑病、降血脂、软化血管、减肥、美白…………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偏方或保健品。

专业的回答是:“不要盲目吃,要根据情况吃!”

“不要盲目”这4个字很关键!为什么呢?

原因很简单,假如有一个人推荐你穿一件衣服,他说这件衣服某某明星穿了很漂亮,很得体,很衬托气质,于是推荐你也穿,甚至让你穿跟明星同一个号码的同款衣服,你会穿么?

你的答案会是:不一定穿。

因为每个人身体、体重、身材、气质、年龄、身份不同,穿衣打扮自然就会不同。穿在别人身上很好看的衣服,可能道理你的身上就不好看了,不得体了,甚至难看了。同样,你穿着好看的衣服,别人穿上去也可能不好看。款式都有这么大的区别,尺寸和号码就更不一样了。然而,穿错衣服没有副作用。

而吃错药可就有副作用了。

为什么不能“盲目吃保健品”

偏方(或保健品),其成分一般都是中药,即使是药食同源的食物,也有偏性,中医传统术语称之为:“药性”,基本分为:寒、热、温、凉四种药性,这一点很重要!

所以,对于偏方(或保健品),“不要盲目吃,要根据情况吃!”主要根据两个情况:一、偏方(或保健品)的药性。二、你自己的体质和具体的疾病情况。(中医把这叫做:“辨证施治”,即根据患者病因、症状、脉象等情况,用中医理论分析判断后,给予适合的治疗。)

举个例子:薏米红豆粥可以祛湿,自己是不是可以吃呢?

首先,我们分析一下薏米红豆粥的药性。

薏米,即薏苡仁,味甘、淡,性微寒。归脾、肾、肺经。功效:利水渗湿,健脾,除痹,排脓消痈。红豆,又名赤豆、红饭豆、米赤豆。性平,味甘酸。 功效:健脾止泻,利水消肿。

此外,关于红豆的禁忌,古代名医也有论述。

陶弘景云:“性逐津液,久食令人枯瘦。”《本草新编》:“赤小豆,可暂用以利水,而不可久用以渗湿。湿症多属气虚,气虚利水,转利转虚而湿愈不能去矣,况赤小豆专利下身之水而不能利上身之湿。盖下身之湿真湿也,用之而有效;上身之湿,虚湿也,用之而益甚,不可不辨。”《本草纲目》:“赤小豆,其性下行,久服则降令太过,津液渗泄,所以令肌瘦身重也。”

综上所述,薏米和红豆,这两个药的组合,其性偏凉,利水消肿、淡渗利湿作用较强。但对于不合适的人,古人甚至强调:“不可久用”。

所以,什么样的人适合用呢?

答案是:湿热偏重之人。其表现是这样的:面色晦暗不明亮,皮肤油腻不清爽,易生痤疮,头发易出油,甚至脱发,口苦,口干,身体容易乏累困倦,大便黏滞不畅粘马桶,或大便燥结,小便短黄。男性易阴囊潮湿,女性易带下增多,舌质偏红,苔黄腻,脉滑数,中年人偏多。这一类人吃“薏米红豆粥”特别对症,既能清热,又能化湿,方证相对,效如桴鼓!

同样是“湿”,如果您的“湿”偏于虚寒呢,就非常不适合吃“薏米红豆粥”了。虚寒偏重的身体表现:肌肉松松垮垮不结实,平素怕冷,手足不温,喜热饮食,精神不振,身体困沉乏力,平素语音低弱,气短懒言,稍微一活动就容易易出汗,大便稀溏,不成形,舌淡胖有齿痕,舌苔白,脉沉迟,容易得感冒、腹泻等病,病后恢复缓慢。这一类人如果误吃“薏米红豆粥”,就会加重症状,让原本虚寒的体质越来越虚,越来越寒,非但不能化湿,还会对身体有损伤。

回到主题,对待偏方(或保健品)最安全的方法是:拿着偏方(或保健品),去找真正精通医道的医生去咨询,他会根据您的情况,给您合理的建议:

1 偏方(保健品)对证就可以吃,但需要合理剂量和服用方法。

2 方子不错,但不十分对证,那就加减配合其他几味药味,也可以吃。

3 如果方子实在特别不对证或者有副作用,那就建议您别吃。

4 偏方(或保健品)不行,负责任的医生会根据经验给您量身打造一个适合您好方子。

同理可证,偏方不能盲目吃,保健品也不能盲目吃,保健方法不能盲目用,养生不能盲目养!

以前很多流行一时而又迅速消灭的养生方法,比如:大量吃绿豆、大量吃生姜(或姜粉)、吃大蒜、吃**花、吃**粉、吃**草、吃**宝,吃**丸,吃**胶囊喝**液,喝**酒,……凡此种种,就存着在这样的弊病,那就是不分青红皂白,也不“辨证”,也不参考您的体质,就一味的让您狂吃!结果吃出来问题非常多!

本身脾胃虚弱的人,大量吃绿豆的,吃出胃寒腹泻;本身阴虚的人,大量吃生姜,吃出烦躁失眠,口干口渴等内热问题;……这些这都是有问题的。

用中医专业术语讲,一定要:“辨证”!“辨证”!“辨证”!重要的话说三遍。“辨证”何意?

辨证,中医学术语,指根据病人的发病原因、症状、脉象等,结合中医理论,全面分析,作出判断。

维生素可以吃吗

“医生我可以每天吃点维生素片吗?”

这个问题出现的次数真的很多,很多。大家都觉得,吃些维生素片是很保健的事情,我们身边有很多人,每天都把各种维生素当作万能保健神丹天天吃,而且认为多吃维生素有益身体健康。

甚至很多朋友会从澳洲、欧洲、美国买各种维生素保健品回来,有些买来自己吃,有些用来孝敬父母,有些则当做礼品送人。

可以说,吃保健品这件事,全世界人民都热爱啊!

每天吃点维生素这件事情到底靠谱吗?

这问题还是要两说,有合理的一面,当然也有不合理的一面。问题的关键是,要参考自己的实际情况,不要搞一刀切,适合别人并不代表适合你。

比方说姚明长得够高又灵活,很适合打篮球,能够出成绩。如果你的身体条件也那样,那么不妨也去学学打篮球搞体育,如果是普通身高一米七几,那就不适合做那样的选择。别说普通人不适合,就算是刘翔,硬是不考察实际情况,也让他去打篮球,是不是也不太合适呢?

一位长期定居澳洲的长辈说,在澳大利亚绝大多数人是会定期吃各种维生素制剂的。理由是当地人在饮食结构中蔬菜品种比较单一,而且摄入量过少,相对身体所需会显得不足。

澳大利亚有些人的饮食谱中肉奶蛋比例很高,所以很多人会额外吃些复合维生素来作为蔬菜摄入过少的补充。同样情况在欧洲和美国也有,有部分人群也会这样服用维生素。

服用维生素来作为蔬菜摄入过少的补充,这种事情不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,因为那还不如自己适当调整饮食结构来的更好,毕竟蔬菜中含有的维生素成分是天然的。而很多维生素产品的成分就不得而知了,可能是人工合成的,虽然可以补充维生素,但多多少少对身体生理的代谢会有些影响。

但是话说回来,外国人有这样的客观情况,那么采用额外补充维生素制剂的办法,也算是有一定的合理性。

而我们身边的朋友呢?你又为啥一定要天天吃维生素片呢?你是天天和欧美人一样的食谱吗?你的健康理念是不是听说来的呢?

大家想一想,我们周围的人群,除了那些天天要应酬的朋友,还有些以吃货自居的朋友们,在中国生活的绝大多数人,在我们食谱中所含的维生素量是绰绰有余的!

中国人食谱的多样性,可能是世界第一,品种丰富,我们的饮食大多是荤素搭配的,而且蔬菜品种也非常丰富。至少我身边的人群,其中绝大多数还特别喜欢吃水果,尤其是女性,仅仅在常规饮食中,各类维生素摄入量只多不少。还额外去吃维生素保健品养生,这就容易“物极必反”了。

其实维生素是微量元素,人体的所需量并不多,少了当然是不行的,但多了绝对对您的身体没好处。

人体是要平衡稳态的,是管道系统,是进出口公司,不能只管进、不管出啊!不需要的东西吃到肚子里,出不来怎么办?很多患者做尿常规,尿液检查结果中维生素量过高,却还天天维生素吃个不停。要知道,天然的食物相对人工合成的提纯物来说,大多而言是易吸收易代谢的。而人工合成品在人体吸收时可能和天然饮食差不多,但代谢就比较难,而且又是高浓度提纯的东西,靶向性很高。如果是人体不需要的,高浓度而且靶向性高的物质在体内,对身体不但没有好处,还会增加身体负担。

现在经济发展了,生活改善了,自然对健康有要求的人就多了。如果想进一步调理身体,还是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比较好!

南平市人民医院综合大楼一楼(急诊科旁边)开设中医保健门诊,有专业中医师等坐诊,可辨识体质,可营养咨询。有本院各类制剂(隆力福、补肾扶正胶囊、九九降压胶囊等),保健膏方(更年康乐膏、养阴益元膏、健胃消食膏等),及药膳食疗包(四君子汤、祛风止痒汤等)。药膳方由全国名老中医余天泰推荐、营养室协助制定,门诊中药房提供中药,建议根据体质辩证使用。

中医保健门诊电话:8876341

打开APP阅读全文
相关新闻
×
前往APP查看全文,体验更佳!
确定
取消